活动通知

丝桐凝书香——古琴文化访谈与鉴赏

发布时间:   2019-08-30

BI37SUT$~WY`%3D038_V`O9.png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古琴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其深邃、空灵、悠远的音色展现了古朴典雅、清渺悠远的精神境界,数千年来成为文人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乐器。

Z3UC185B`Y6TN][@T6P$WBF.png

中国古代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琴文明,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到相如文君凤求凰一曲定情,古琴圣洁高雅、坦荡超逸的气质超越了音乐本身的涵义,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代表。

G4GH$RWJM`L4GYIMTY4SC7D.png

难得一见的是,当世琴坛5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刘善教、朱默涵、徐君跃、马维衡、马杰携来自唐宋元明清的5张传世名琴,同辽图馆藏珍贵琴书联展,以琴韵书香飨辽沈观者,共品铮铮弦上音……

 

 

 

活动一:

丝桐凝书香——古琴文化访谈与鉴赏

活动时间:8月31日 15:00-16:30

活动地点:辽宁省图书馆 萃升书院

活动嘉宾:

主持人:辽宁广播电台文艺广播 丹松

古琴家:吴钊、唐中六、刘善教、徐君跃、马杰、马维衡、林莅、朱默涵

嘉宾: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毕可炜、副秘书长金岩

报名方式:

关注辽宁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下方【辽图活动】——【活动报名】,扫码签到,限额30人。

 

古琴家简介:

$36H@QLEE7T)9KE91WG7}AO.png

吴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古琴家、音乐史家,“中国琴会”首任会长。1935年出生于苏州,1953年起随从査阜西、吴景略学琴。1959年随从杨荫浏研习中国古乐史。曾多次应邀赴美、法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或举办演奏会。其演奏的《山居吟》获第24届金曲奖之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演奏风格具有浓郁的传统风韵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左手吟猱功夫更是准确诠释了“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的古意。

I84`LD1K9`S(MZQOLF9QY[1.png

唐中六,国家一级作曲,琴学家,1936年生,四川南江人,原成都音乐舞剧院院长、成都民族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成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从艺60余年,以巴蜀风光特色贯注于作品中。编著出版的专著有《琴韵》《草堂琴谱》《巴蜀琴艺考略》《中国乐舞诗》《琴清音》《临邛琴粹》《琴都流韵》《心言集》等。

W]QBC)14`%%PTJ@EN3`D[GO.png

刘善教,自幼随父亲——上海音乐学院刘景韶及南艺程午加教授学琴。曾出访港台、东南亚、欧美演奏古琴。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梅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梦溪琴社社长、东南大学特聘古琴专家、江苏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是涉足古琴演奏、教学、制作等多领域的古琴艺术家。

 

9MJU5)8C196]@ME)O$]XO2R.png

徐君跃,生于古琴世家,祖父徐元白和父亲徐匡华为著名浙派琴家。中国音乐学院古琴硕士。先后跟随祖母黄雪辉、父亲徐匡华、琴家龚一、姚丙炎、吴文光学习琴艺。现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浙派)代表性传承人、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会长、西湖琴社社长、G20及杭州城市宣传片形象代表、杭州市南宋文化传播大使等。

 

5IRSJ14N{0X3(92SU}X9]TX.png

马杰,师承张正吟、龚一、程午嘉、梅曰强、林友仁等先生。曾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音乐会,创作《栖霞钟声》《玄武鹤鸣》《樵歌》等打谱、原创作品三十余首。现为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古琴学会副会长、南京幽兰琴馆馆长。

 

2GHMX$7JZRU)LD[ILZ5$(9A.png

马维衡,先后师从广陵派琴家胡兰、胡荫乾、林友仁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古琴学会副会长、扬州市汉风古琴制作技术研究所所长、汉风古琴博物馆馆长,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兼职教授,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6T6_6G%FPR]_0VG$OK]$VEA.png

林莅,字边见。1989年跟随古琴名家李禹贤先生学习琴艺,2000年开始斫琴。现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

)DF3]14]}(Z0FWIHANYK_BS.png

朱默涵,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师从中国著名川派古琴家顾梅羹先生,成为顾氏关门弟子。现任沈阳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辽宁古琴研究会秘书长。琴风古朴自然,潇洒奔放,是涉猎演奏、教学、科研等多个领域的古琴家。

 

 


 

 

活动二:

丝桐凝书香

——私人收藏古琴与辽图馆藏琴书联展

]CDB4WQ{RP`2}{S96%IG2PX.png

展览时间:831日—930日(除831日、91日外,周末不开放)

展览地点:南三楼典籍展示馆

主办单位: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

支持单位:扬州邗江区清泉乐器厂(清泉阁古琴)

L69HIIY~TPLZ5A22`[UY3[N.png

XWZ$7%GX2(MR9LY(XD{L8IA.png

1.“云泉”琴(唐代·孔子式/仲尼式 刘善教藏)

  此琴早为上海音乐学院首任专职古琴教师刘景韶先生收藏,后传于刘善教(刘景韶之子)。

  流水冰纹断,琴铭下方有方印“久御不厌”。腹内纳音两侧分别刻有“伏虎寺钟梁”和“成都雷霄斲”琴音温劲而雅,极富底蕴。收入《中国古琴珍萃》(紫禁城出版社)大型画册。刘善教古琴专集《阵雁排空》用其录音。2001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组采访,弹《云泉》琴。

2.“林泉嘉器”琴(宋代·孔子式/仲尼式 朱默涵藏)

桐面梓底,黑色漆,蛇腹兼流水、牛毛断纹。背面刻“林泉嘉器”四字。琴音劲亮激越,尤其是泛音清脆爽朗,按音音节铿锵有力,于古宅静室中鼓曲,四壁为之震动,有金山响而银山应之势。通长118.5厘米,隐间110.5厘米,肩宽18.5厘米,尾宽13.5厘米,厚5厘米。

 

3.“崐玉”琴(元代·孔子式/仲尼式 徐君跃藏)

王福厂、徐元白旧藏。通体牛毛纹并间杂冰裂纹,琴声苍松,古朴韵浓,又不乏精劲。此琴为民国西湖琴会上常见之物,是书法篆刻大家王福厂先生旧藏,后转赠徐元白先生,现传于徐君跃(徐元白之孙)。琴长为122厘米,肩宽20厘米,尾宽14厘米,隐间112厘米。

4.“松荫玉罄”琴(明代·孔子式/仲尼式 马维衡藏)

此琴桐面梓底,鹿角霜灰胎,一色漆,腹内有“万历庚子年”等款;琴体匀称协调,线条流畅,文雅隽秀,通体遍布流水断间杂小蛇腹断;音质清静古润,亮丽松劲,有钟罄之声,为明代琴中之精品。琴长122 厘米,肩宽19厘米,尾宽13.6厘米,弦长113厘米。

5.无名琴(清代·孔子式/仲尼式 马杰藏)

    琴体线条流畅,气质端庄而文气。音色均匀通透、圆润苍古。琴长121.5cm,弦长113cm,琴尾16.8cm,琴头14cm。

 

 


 

活动三:

古琴遗韵——中华古琴文化展

 

展览时间:8月31日—9月30日

展览地点:南三楼地理历史阅读区

N[7CHJP}W8BULEHI)CE~ASN.png

 

中国古代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琴文明,琴人、琴曲、琴谱、琴论数不胜数。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古琴。本展览以“古琴遗韵”为题,以先秦到明清为历史脉络,带领大家走近古琴,聆听绵延千古的雅乐之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