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通报

地方文献精品推荐 解读《辽宁工业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8-27    


解读工业文明,感受家乡历史

辽宁是我国开始工业化较早的地区之一,有令人骄傲的百余年工业发展历史。《辽宁工业文化》以散文的笔法讲述辽宁的工业历史,从各个城市的发展说起,详细介绍关乎辽宁工业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关键地点和关键人物,全景展现辽宁从康熙年间漕运重镇直到如今的整装待发的“新兴”老工业基地之发展历程。

 

 Z9LHVI4OQB2KH5}5C47FX_6.png

辽宁工业文化

著者:肇夕主编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索书号: F429.31/5 

 

该书按时间顺序叙述,共分四个部分。

1旧时代工业的沧桑记忆

这一部分介绍了营口港、大连港、西露天矿、肇新窑业公司、东北兵工厂、大孤山铁矿。

 

GX`_I`[5Y7{`)QO7B$Z3@@B.png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驱杜重远先生,创办了肇新窑业公司。杜重远和技工一道钻研,攻克难关,生产出质量上乘的生活用瓷器,肇新产品一上市就受到民众欢迎。

@B3C8D_T~ZN{Q%69KKRAS[G.png

          肇新窑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以及为营销而发放的优待券。

2老工业基地的建设

这一部分介绍了挺起共和国钢铁脊梁的鞍钢、中国第一代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铁西工人村、海州煤矿、辽河油田。

1948年刚刚成立的鞍山钢铁公司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工人孟泰带领数百名工人辛苦奋战,使鞍钢燃起红红的炉火。50年代初期,技术工人是国家工业重生的顶梁柱,鞍钢机修总厂工人王崇伦和老英雄孟泰一起,组建了一支多达1.5万人的鞍钢科技协作队伍。60年代初,内外交困,王崇伦和孟泰领导鞍钢500多名技协积极分子,攻克十几项重要技术难题。鞍钢老一代的产业工人,凭着对党的忠诚,建设鞍钢,树立起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

 

GXJ~9Q2TLY4}MH0KVRQPU9E.png

         老英雄孟泰           万能工具胎的发明者王崇伦

G{12MQS~O]H9%O37V@$T{04.png

  1955年,鞍钢第二薄板厂的职工正在轧制薄钢板。

3老工业基地的改革

辽宁工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焕发勃勃生机,这一部分介绍了抚顺特钢、金杯汽车、渤海造船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于1935年,历经八十年风雨历程,三十年改革创新,如今的沈阳第一机床厂跻身世界机床行业前三位。这样的情景让我们坚信,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政策的推动下,沈阳机床厂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做大做强机床工业。

 

IZ96E0O338(%{]ARKS[74S4.png

 数控机床成为居国内同行业首位的拳头产品

4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焕发出崭新生命力的辽宁工业乘改革之风,再振老工业基地之雄风。这一部分介绍了抚顺石化、沈抚新城、沈飞集团、特变电工、新松机器人、远大集团、中国药都——本溪。

 

新松机器人:上世纪70年代,沈阳自动化所所长,蒋新松率先从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研究,80年代陆续研制出多型号水下机器人,填补了我国特种机器人的空白。他创建国家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开放实验室,连任三届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遗憾的是,蒋新松还没有实现人生最高理想,就于1997年辞世。

 

2000年,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伊始就一直引领机器人产业发展,具备与世界先进水平一争高下的能力。

 

C$F}J_0PL0W3OJC@)1YX0P1.png

        蒋新松,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_Y[NIXQA8WSST7~{$V}Q(J.png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家用机器人可唱歌、讲故事,发现危险能通知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