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通知

國家圖書館藏滿文文獻圖錄

发布时间:   2019-08-16

 


 

5Q0[`[9O{5Y5NB5W4(MAHTO.png

16世纪后期,满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随着建州女真在扩张中,对内发布政令、记录公务、对外文书往来日益增多,崛起中的满洲人苦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依靠蒙语来交际,这造成很大的不便,不利于满洲新政权的发展,于是努尔哈赤下令创制自己的文字满文。初创的满文借用蒙文字母,没有圈点,有许多局限性。使用30多年后加以改进,前者被称为“老满文”或“无圈点满文”,后者被称为“新满文”或“有圈点满文”。现在我们所说的满文一般是指新满文而言。满文在300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文献。从文献的种类区分可以分为书籍、档案、舆图、碑铭等。纵观中国历史,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能保留下来这么丰富的民族文字文献是绝无仅有的。

 

 

 

V8U$OB@F$B[_1HA3R7~8AMV.png

满文书籍从版本上讲可以分为刻本图书和抄本图书两大类。刻本图书又可分为官刻与坊刻两种,坊刻与官刻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坊刻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因为它将书籍作为商品,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的而刊行的。抄本图书民间数量居多,内容庞杂,像个人未刊的作品、自己翻译的汉文诗词还有传抄的作品等。

 

 

 

 

 

 

YG~8H86P_AW99{WFK(T)H[2.png

清代留下数量可观的满文和满文与其他文字合璧的碑刻,仅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北京地区满文拓片就有600多种,这些满文及满汉合璧的石刻以墓碑为主,与此相关的还有诰封碑,谕祭碑,墓主均是清代王公贵族、文臣武将,这些墓碑拓片是研究清代人物传记的重要资料。                                         

 

 

   

 

@@7BW`(LP1}4D5}YH{}%(TJ.png

  舆图多数源于清内阁大库、少数来自市场购买和私人捐赠。清内阁大库的满文舆图以纸地或绢地彩绘本为主,一般采用中国传统形象绘法绘制而成,其中不乏精美之作,像《直隶图》、《宁古塔图》、《盛京城图》。舆图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巨大的资讯承载方式为清史研究以及清代地理、地图史等专门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國家圖書館藏滿文文獻圖錄》   主编 黃潤華

,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索书号:Z839.3  101  01201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