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在阅览室用4G网络查找资料 (姚岗 摄)
新华网湖北频道8月7日电 (刘曼 姚岗)8月5日下午,笔者来到位于武汉市武昌沙湖南畔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这是武汉市继市民之家、地铁2号线后的第三个公共区域内的4G覆盖点,该馆也成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座移动4G图书馆。来这里的读者除了借阅图书,还能用电脑、手机登录“极速”4G网络。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占地100.5亩,南临公正路,西处城市绿地,北依沙湖水域。整座图书馆的外形就像一本打开的书,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地上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总投资7.8亿元。湖北省图书馆文献总藏量可达1000万册,各类阅览坐席6300个,日接待能力10000人次,年数字资源加工能力500GB,在线存储能力150TB。
为了测试这座宽敞、明亮的新图书馆4G网络的运行情况,笔者在二楼阅览室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进行Wi-Fi搜索,连接上“CMCC-4G”后即成功接入移动4G网络。据测算,这里的4G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能达到50M/秒,是传统3G网络的十倍以上。在这里,读者不仅可以通过移动4G网络高速畅享移动互联网,更可随时下载湖北省图书馆的电子期刊,非常方便。等日后大家都用上4G手机等终端产品,在这里使用4G网络将更加顺畅。
由于图书馆4G网络免费覆盖,每天吸引了不少读者带着iPad、手机、电脑来到这里,边上网,边看书。湖北省图书馆也成为武汉市一处休闲、学习的绝佳场所。笔者询问一名正在玩iPad的小女孩,她说暑假每天来省图书馆看书,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用iPad方便地接上Wi-Fi查询资料,而且这里环境也好,感觉比家里还舒服。
借助湖北移动的信息化手段,湖北省图书馆新馆还实现了“一站式”自助阅读服务,读者通过自动办卡机就可快捷办理读者证,在书架上挑选好书籍后,通过自助借书机仅需6秒即可完成借书服务。
据了解,随着4G时代的临近,信息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读者对图书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移动图书馆是移动通信网络与图书馆亲密接触的产物,具有实时性、移动性、主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由之前简单的网络搜索、文字浏览发展为提供3D图书、有声图书、互动阅读、自助服务等形式丰富的数字化信息消费,在功能和服务方面将发生很多新的变化。有4G网络助阵,城市图书馆在未来的信息服务中将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据武汉移动工作人员介绍,下半年武汉市的高校将会实现4G网络全覆盖,所有图书馆也会有4G信号。
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