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讯

63家图书馆将可通借通还

发布时间:   2012-04-09    

  今后,北京读者有望仅凭一张读者卡,实现同城63家图书馆通借通还。日前,“首都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并推出十大惠民措施,包括高校图书馆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图书馆流动服务等。据介绍,“图书馆联盟”由位于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图书馆、党校系统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医院、部队、中小学图书馆和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等,共110余家图书馆自愿联合发起成立。

  “打通不同系统之间图书馆的壁垒,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是很多图书馆人一生奋斗的梦想。”联盟发起人、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表示,作为市政协委员,他曾不止一次在北京市“两会”上提出关于学校图书馆应对公众开放的建议。如今,伴随“首都图书馆联盟”的成立,他多年的呼吁也得以初步实现。

  目前,北京市区县图书馆和部分街道图书馆系统已可以实现“通借通还”。此次“图书馆联盟”成立,使得通借通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不久之后,北京市实现通借通还的区县和部分街道图书馆将达到63家。未来,可以实现通借通还的图书馆有望达到100家左右。届时,居民可以就近完成图书借阅。

  此外,虽同处北京,但因分属文化部和市文化局管理,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的借阅权限,长期以来“泾渭分明”。“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一份战略合作意向书,实现国图和首图的“一卡通”。

  按照这份协议规定,国图和首图之间将率先实现读者证互认。未来无论读者持有国图读者证,或是持有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联合读者卡,都可在这两家图书馆通用,无需再单独办卡。

  在此次联盟推出的十大惠民措施中,包括高校图书馆逐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据了解,目前,北大、清华等部分高校已对校外读者开放阅览室,还有一些高校对学校周边的居民办理读者证,但对数量进行一定限制。据介绍,高校图书馆本身愿意向社会开放,但是,出于对学校安全和校园秩序的考虑,一些高校对于大范围面向公众开放还存有一定顾虑。为此,自愿加入“联盟”的高校图书馆准备通过建立复本书库、提供数字资源、展览巡回以及办理一定数量的读者卡等4种方式,逐步向公众打开。

  建立复本书库是北大图书馆馆长朱强建议的,他认为对高校图书馆中的一些书籍,可增加其复本数量,联盟成员单位将部分复本图书集中起来建立调剂书库,基层图书馆可在调剂书库内挑选图书,既解决大面积对外开放带来的人流压力,也可以满足公众对于高校图书馆资源的需求。\

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