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揭晓,军旅作家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摘得桂冠。
小说以1947年晋冀鲁豫千里挺近大别山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了三个人物和一匹马的故事。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汪可逾,路经“夜老虎团”驻地,因一曲古琴《高山流水》,与知识分子出身的团长齐竞相识,成为这位年轻指挥员部下的一名文化教员。汪可逾聪明灵动、冰清玉洁,是美的化身,小说因她牵出了一段段战争岁月的甘苦。徐怀中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描写战争,探寻战火中的爱恋与人性。徐怀中是挺近大别山行动的参与者,小说中每个人、每个故事特别是细节,都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从小说中可以读到关于战争史、战略战术、兵法兵器等方面的知识,体会到作者丰厚的军事素养。
在出生入死的战火中,汪可逾、齐竞、曹水儿等人的命运有着怎样的演变?那匹灵性神奇、善解人意的老军马“滩枣”又该如何功德圆满,死而无憾?
9月7日,在领读者活动中,我们一起跟随赵凯老师走近作家徐怀中其人,走进《牵风记》其作,共享文艺美学盛宴。
嘉宾简介:赵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作家高研班学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第七、九届签约作家,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沈阳市残疾人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专业副高级职称。2008年被中国作家协会等六部委评选为“全国农民作家”代表,获得“2013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和“2014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
活动时间:9月7日13:30
活动地点:辽宁省图书馆三楼南区 文溯书房
报名方式:关注辽宁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下方 【辽图活动】——【活动报名】